楊梅工業地,楊梅工業地出售,楊梅工業用地出租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楊梅工業地,楊梅工業地出售,楊梅工業用地出租,楊梅工業地買賣,楊梅,工業用地,工業用地出售,工業用地買賣,買工業用地,在楊梅區買工業用地,楊梅廠房,楊梅廠房出售,楊梅廠房出租.楊梅廠房買賣,買楊梅廠房,楊梅工業廠房,買楊梅工業地,楊梅工業地買賣,楊梅工業地出售,楊梅工業地出租,買楊梅工業地廠房,楊梅工業地廠房出租,楊梅工業地廠房售買賣,桃園楊梅工業廠房出租有水電天車廠登,找合法便宜的中古小坪數新廠房出售,租楊梅RC廠房,楊梅農地廠房買賣.查詢大桃園工業區廠房價格實價登錄行情,請找591桃園廠房仲介-www.工業地廠房租售.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4143最後頁
共1020筆/共102頁
未登記工廠改善 彰縣4735家獲核定2024/05/02發佈

未登記工廠改善 彰縣4735家獲核定


  

彰化縣配合中央政策,協助未登記工廠邁向合法化,在這項低碳及智慧化補助計畫中,勇奪「三冠王」殊榮。(縣府提供)

彰化縣配合中央政策,協助未登記工廠邁向合法化,在這項低碳及智慧化補助計畫中,勇奪「三冠王」殊榮。(縣府提供)




2024/05/01 05:30

 



數量冠全國 核定後2年內完成改善 取得特定工廠登記走向合法



 



〔記者張聰秋/彰化報導〕彰化縣工廠家數超過一萬七千家,其中有九千多家未登記工廠。為協助這些未登記工廠納管,縣府從二○二○年起開始進行輔導,目前全縣納管工廠經核定改善計畫家數四七三五家,數量全國居冠。這些工廠須依其所提計劃完成改善,取得工廠登記後,才能走向合法化。



 



九千多家已有六千多家提出納管



 



工廠管理輔導法「特定工廠管理及輔導」從二○二○年三月廿日起施行,已領有臨時工廠登記者,在二年內換發特定工廠登記、廿年內(二○四○年前)取得用地及建物合法,而於二○一六年五月十九日以前屬低污染的既有未登記工廠,二年內申請納管、三年內提出工廠改善計畫,核定後二年內完成改善、十年內取得特定工廠登記、廿年內(二○四○年前)取得用地及建物合法共四個階段。



彰縣九千多家未登記工廠中,已有六千多家提出納管,其中四七三五家縣府已核定改善計畫。經濟暨綠能發展處表示,縣府繼續輔導尚未通過核定改善的廠商,提出相關改善計畫,鼓勵業者不要放棄,未主動提出納管的未登記工廠,縣府會定期稽查,一旦發現營運事實將依法勒令停工。



經綠處表示,輔導納管工廠已取得核定改善的過程中,也有部份業者考量後續必須支付相當成本,還要進行變更土地程序,才能真正轉型為合法工廠,評估時間成本與經濟效益後申請撤案。



 



未提出納管工廠 將定期稽查



 



針對未登記工廠納管一事,秀水鄉某水五金工廠業者表示,未登記工廠轉型合法從申請納管、提出改善計畫、實質改善取得特定工廠登記、申請用地變更,最終取得合法工廠登記,過程不但繁複,時間也漫長,未來能否走到終點,並無多大把握,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但也有業者對未來持樂觀態度,認為只要堅持下去,最終將能達到法規要求,讓工廠走向合法,產業永續經營。

輔導納管工廠低碳化及智慧化轉型,彰化縣榮獲三冠王2024/05/02發佈
發稿時間:2024/04/30 18:13:33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40430 18:13:33)根據113年3月經濟部最新統計,全國納管工廠低碳及智慧化基礎轉型補助送件家數排名,彰化縣以465家廠商送件數榮登冠軍;全國通過補助計有509家,其中彰化縣252家通過資格審查,家數也為全國第一;而彰化納管工廠經核定改善計畫的家數有4,735家,更是全國之冠,彰化勇得輔導納管工廠「三冠王」。



 


輔導納管工廠低碳化及智慧化轉型,彰化縣榮獲三冠王

輔導納管工廠低碳化及智慧化轉型,彰化縣榮獲三冠王

彰化縣政府經濟暨綠能發展處表示,縣長王惠美致力於促進縣內產業發展,積極協助未登記工廠邁向合法化,要求縣府同仁盡速審查納管工廠改善計畫案,目前彰化縣核定改善計畫4,735家為全國第一;經綠處並在去(112)年10月至11月間連續辦理8場「納管工廠低碳及智慧化基礎轉型個案補助」工作坊,邀請顧問專家說明補助內容及如何填寫計畫申請書,協助縣內納管工廠申請經濟部「納管工廠低碳及智慧化基礎轉型個案補助」,共輔導至少300家廠商提出申請,創造經濟與環保雙贏。



除了推動低碳化和智慧化轉型,隨著全球淨零轉型加速,各國政府已紛紛提出淨零減碳政策,包含歐盟提出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美國碳關稅法案清潔競爭法案(CCA),國內也陸續開始公布《氣候變遷因應法》相關子法,彰化縣內有許多隱形冠軍的中小型工廠,為國內外許多大型企業供應零組件,配合客戶綠色供應鏈需求而進行低碳轉型,因此,輔導彰化縣廠商低碳轉型,使廠商能順利渡過淨零排放的挑戰,減少國內外徵收碳費與碳關稅之衝擊,亦是縣府重視之課題。



經綠處表示,為使中小企業及特定工廠永續經營及了解臺灣「氣候變遷因應法」、「碳費徵收概況」的執行現況,縣府針對中小企業於112年辦理10場「節能減碳工作坊」,及113年針對特定工廠辦理10場「特定工廠碳盤查實務工作坊」,除了介紹淨零減碳國際趨勢與減碳案例、國際碳盤查法規,也介紹臺灣「氣候變遷因應法」及「台灣碳權交易所」的執行現況,輔導廠商能順利外銷或面對國外所需縣內代工廠應符合碳邊界關稅規定,縣府身為產業的最強後盾,面對產業轉型之需求責無旁貸,將協助縣內中小企業及特定工廠推動淨零轉型,一起攜手為淨零排放目標做努力!

出售農地符合這條件 可申請調高原地價 居然可省上百萬土增稅2024/05/02發佈

2024/04/30 20:30文/記者林耀文


  

農地在土地稅法89年1月28日修正公布生效時,符合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規定,就可以申請將原地價調整為89年1月28日當期的公告土地現值,減少漲價總數額,大幅節省土地增值稅。



老陳近日出售一筆農業用地,因鋪設水泥供做停車場使用無法取得「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所以無法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但地方稅務局細查後發現,農地是在89年以前取得,且在89年當時符合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規定,主動輔導老陳申請調高原地價,居然可替老陳省下250多萬元的土地增值稅。



國稅局表示,土地增值稅是在土地所有權移轉時,按照土地漲價總數額採用漲價倍數累進稅率計算繳納的一種租稅,所以持有的期間愈長,增值的倍數通常也愈多。農業用地如未作農業使用或移轉給非自然人時,就無法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必須按一般用地稅率課徵。



但是,若移轉的土地在土地稅法89年1月28日修正公布生效時符合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規定,就可以申請將原地價調整為89年1月28日當期的公告土地現值,減少漲價總數額,大幅節省土地增值稅。



稅務專家指出,陳老伯於78年取得農地,當時的原地價為每平方公尺90元,稅務局在審核的過程中比對各種圖資後發現,出售土地於89年當時種植有農作物,符合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規定,地方稅務局立刻輔導陳老伯申請調整原地價,由每平方公尺90元調高至平方公尺1800元,土地增值稅由450萬元降至200多萬元,省下了250多萬元的土地增值稅。



地方稅務局提醒,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出售給自然人,且持有「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證明書」,得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若無法申請不課徵土地增值稅時,可先檢視土地在土地稅法89年1月28日修正公布生效時是否符合農業用地作農業使用規定,或許還有調高原地價的節稅機會。

大社工業區降編決議快5年沒進展?高市府:經部提「折衷」3方向- 生活- 自由時報電子報2024/04/30發佈

大社工業區降編決議快5年沒進展?高市府:經部提「折衷」3方向


  

大社工業區降編決議將滿5年沒進展?經濟部近期提「折衷」三方向。(高市府提供)

大社工業區降編決議將滿5年沒進展?經濟部近期提「折衷」三方向。(高市府提供)




2024/04/30 00:33

〔記者王榮祥/高雄報導〕高市都委會決議大社工業區降編乙種工業區案將滿5年仍無進展,遭質疑期間溝通少、近乎空轉;高市經發局指出,經濟部近期提出3個方向的折衷方案,業者對此初步有共識,市府也會繼續與中央溝通。



3個方向分別是空汙總量不增加、產能不增加、製程效能提升,在此前提下,廠商可評估製程設備更新可能。



大社石化工業區位於北高雄,1971年由經濟部規畫開發,面積109公頃,現有11家廠商;1993年工業區毒氣洩漏,引發居民圍廠抗議,經濟部與地方政府召開協調會,一度研擬隨中油五輕一併遷移。



高雄縣府後於1998年11月公告「變更大社都市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案」,附帶條件規定特種工業區廠商應於2018年前遷廠,並依法從特種變更乙種工業區。



合併後的高市府於2018啟動都市計畫變更作業,2019年3月經高市都委會審議通過變更「乙種工業區」,2019年5月報內政部核定,但因中央對降乙編一事有諸多考量,始終未有具體進展,屢屢引發環團、地方抗議。



市議員邱俊憲提醒,決議降編一事將滿5年,是否降編、或有其他方案?這幾年似乎沒任何討論、整個政策近乎空轉,「這不是有為政府該有的態度」,要求市府至少該有方向、或是折衷計畫。



經發局長廖泰翔說明,就在3月下旬,園區管理單位(經濟部所屬)已跟廠商召開說明會,提出空汙總量不增加、產能不增加、製程效能提升等三方向,一切以環境安全為主,初步了解業者對此多有共識。



廖泰翔強調,市府立場不變(降乙工),但針對三方向前提下,未來若有設備更新等申請或相關工安議題,市府會盡力協助,也會持續與中央溝通。


石化勞工反對大社工業區(如圖)降編。(資料照,記者葛祐豪翻攝)

石化勞工反對大社工業區(如圖)降編。(資料照,記者葛祐豪翻攝)

南科登園區一哥 房價水漲船高2024/04/26發佈

全球AI半導體世界盃的科技重鎮龍頭換人當!根據國科會資料,2023年南科營業額已「超車」竹科,達1兆5,855億元,躍居全台科學園區新霸主,成長6.88%,坐上園區一哥的寶座,其中台積電功不可沒,去年營收達到2.16兆元,其中50%貢獻度就來自於南科,近期房市「世界南科B」,最快車程約3分鐘即進入南科,躍居為工程師置產的最愛。




台積電重押1.86兆元資本支出布局南科,在南科設立封裝、晶圓等共20個廠區,吸引近273家企業大廠跟進,包括聯詠科技、瑞昱半導體、聯電,及全球五大半導體大廠:美商應材、荷蘭ASML、日商東京威力科創、美商科林、科磊全數報到,完整上、中、下游供應鏈,打造出世界級的半導體產業聚落,也為南科帶來近9.3萬就業人口。




產業群聚效應帶來龐大的就業機會,帶動住宅需求,使得科學園區周邊自住及置產買盤大增,推升附近房價。以竹科來說,周邊關埔重劃區,預售新案每坪已直逼8字頭;鄰近中科的西屯,每坪房價也來到6字頭;反觀南科,週邊仍在4字頭,在台灣三大科學園區中房價基期最低,未來補漲想像空間也最大。




業者指出,南科周邊最受矚目指標熱區,以新市「新和重劃區」為最,有南科門戶之稱,擁有與南科園區僅約450公尺的最近距離優勢,且商圈、校園、交通等成熟機能,皆在車程10分鐘左右的生活圈內,受到不少科技新貴們青睞,加上政府和統一集團、富邦、南山人壽等百大企業,注資超過百億開發力挺,也為新和重劃區加分鍍金。




上市品牌海悅國際看準新和重劃區未來潛力,大舉獵地1.2萬坪,計畫打造新市成國際級城市。首發案「世界南科A」已一舉定錨南科門戶指標建築地位,接續登場「世界南科B」,邀呂建勳、朱益民、孫培強、姚仁恭、張祐銓、張盈智六位業界頂尖,復刻台北頂級豪宅質感與品味。




「世界南科B」基地雙面臨路,規劃28~35坪輕奢宅,戶戶雙面採光,格局方正,強調移植台北豪宅基因,建築規劃與建材皆是高規格,耐震係數達到0.34G,超越台南建案普遍0.28~0.32G;混凝土磅數最高達6,000psi,堪稱業界高標。值得一提的是,從「世界南科B」基地到南科園區車程,最快約3分鐘,大大省下通勤時間,頗獲園區科技菁英的青睞,為自住置產買盤的首選。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北市2、3房老屋比新屋平均便宜逾2成 士林區更達4成2024/04/26發佈

新建房屋因公設齊全、管線新穎、出現壁癌或磁磚脫落等狀況較低,但是新房的單價往往高出老屋許多,各個行政區之間的差距可能也有所不同。房仲業者統計,台北市 12 行政區屋齡 30 年以上較屋齡 10 年以下 2、3 房住宅平均單價均便宜 2 成以上,士林區差距更高達 43.8%,是 12 行政區之最。




其中,文山區屋齡 10 年以下的 2、3 房平均單價為 62.2 萬元,不僅為 12 行政區最低,更比台北市蛋黃區 (松山、大安、信義、中山、中正) 的 30 年老房子還要來得便宜。對於偏好新房的消費者,不失為尋覓新居的好去處。




從不同屋齡帶住宅單價來觀察,台北市屋齡 30 年以上的住宅平均單價 66.0 萬元,10 年內住宅單價 89.1 萬元,兩者價差幅度高達 25.9%。近一步比較各行政區交易狀況,士林區老屋比 10 年內住宅低 46.6 萬元,價差 43.8% 居全市之冠,老屋房價相當於屋齡 10 年內住宅的六折價。




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士林區在北士科開發題材發酵下,建商積極搶地推案,推升當地預售市場量能成長,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而民眾也看好區域前景,購屋意願增,帶動當地購屋需求,使屋齡較新的住宅價格上漲明顯,但是距北士科稍有距離的舊市區老宅房價未被明顯帶動,造成士林區新舊屋價差距全北市第一的主因。




而大同區與松山區則名列新舊屋價差的二、三名,大同區價差幅度達 34.6%,松山區則是 32.2%,陳金萍說明,大同區與松山區都是近年來都更與危老重建的熱門區域,帶動屋齡 10 年內住宅價格走揚,但區域內 30 年以上住宅產品有不少是老舊公寓,價格相對較低,讓兩屋齡帶住宅單價價差明顯。




文山區 10 年以下屋齡的 2、3 房住宅平均單價為 62.2 萬元,在台北市各區的新成屋中最為親民,比起松山、大安、信義、中山、中正等 5 行政區屋齡 30 年的老宅,價格還要實惠。




文山區是台北市的傳統文教區,居住品質高且市場供需穩定,其與北市市中心距離較遠的特性也使得整體房價相對實惠。陳金萍表示,預算有限但仍希望入主新成屋的置產族,或許可以考慮「以時間換取價格」的策略,選擇鄰近捷運景美站、萬隆站等地的建案,不僅能享有優質的生活機能,來往其他地區也十分方便。而近年文山區的房價也出現了補漲行情,使得該區的新成屋不論是自住或是投資都具有優勢。




最後,陳金萍提醒,不管是新成屋、中古屋還是老屋,都有各自的優勢,像是新成屋設備新穎、屋況較新,但價格也相對較高;中古屋則是市場主流產品,兼具保值、增值功能;老屋則多座落於精華地段,生活機能完善,且房價相對親民。因此,建議有意購屋的民眾根據自身需求仔細評估,做好財務規劃,才能購得適合的好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一表看完台北全部房價!文山竟成世外桃源 新成屋「2~3房」還在6字頭?2024/04/26發佈
2024/04/23發佈


台北市「2~3房」均價統計出爐,根據永慶房屋資料,2023年3月~2024年2月,十二行政區10年以下新成屋、2~3房均價,以文山區62.2萬/坪最便宜,大安區127.6萬/坪最貴。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表示,「文山區對於偏好新房的消費者,不失為尋覓新居的好去處。」


 

永慶房屋統計實價登錄,2023年3月~2024年2月,全台北市「2~3房」各屋齡區段均價,10年以下89.1萬/坪、10~30年75.3萬/坪、30年以上66萬/坪。其中,最便宜的三個行政區,依序為文山區、49.2~62.2萬/坪、北投區49.8~69.9萬/坪、51.5~71.3萬/坪。


 

陳金萍特別文山、士林、大同、松山,四行政區介紹如下:


 

「文山區」是台北市的傳統文教區,居住品質高且市場供需穩定,其與北市市中心距離較遠的特性也使得整體房價相對實惠。陳金萍表示,預算有限但仍希望入主新成屋的置產族,或許可以考慮「以時間換取價格」的策略,選擇鄰近捷運景美站、萬隆站等地的建案,不僅能享有優質的生活機能,來往其他地區也十分方便。而近年文山區的房價也出現了補漲行情,使得該區的新成屋不論是自住或是投資都具有優勢。


 

「士林區」新舊屋價差48.3%,為十二行政區價差最高,在北士科開發題材發酵下,建商積極搶地推案,推升當地預售市場量能成長,房價也跟著水漲船高。而民眾也看好區域前景,購屋意願增,帶動當地購屋需求,使屋齡較新的住宅價格上漲明顯,但是距北士科稍有距離的舊市區老宅房價未被明顯帶動,造成士林區新舊屋價差距全北市第一的主因。


 

「大同區」與「松山區」則名列新舊屋價差的二、三名,大同區價差幅度達34.6%,松山區則是32.2%,大同區與松山區都是近年來都更與危老重建的熱門區域,帶動屋齡10年內住宅價格走揚,但區域內30年以上住宅產品有不少是老舊公寓,價格相對較低,讓兩屋齡帶住宅單價價差明顯。


 

最後,陳金萍提醒,不管是新成屋、中古屋還是老屋,都有各自的優勢,像是新成屋設備新穎、屋況較新,但價格也相對較高;中古屋則是市場主流產品,兼具保值、增值功能;老屋則多座落於精華地段,生活機能完善,且房價相對親民。因此,建議有意購屋的民眾根據自身需求仔細評估,做好財務規劃,才能購得適合的好宅。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建商這招超優惠 成屋沒有的待遇 留意2點風險2024/04/26發佈

買房子對大多數民眾來說是人生大事,尤其我們在購屋時有許多的付款階段,如何有效運用優惠房貸政策、貸款寬限期、優惠利率等政策協助,幫助我們能更彈性更有效的運用資金。其中購買「成屋」跟「預售屋」在付款方式上有什麼差別,怎麼買最聰明?以下是幾個分析建議,提供民眾買房時評估參考。




首先在成屋部分,原則上購屋金額可分為自備款2~3成加上貸款7~8成,若是小豪宅或第二間以上貸款條件就更低。相對地,自備的頭期款就必須要拉高。




如果是名下沒有自用住宅的民眾,也可以運用目前最熱門的升級版「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簡稱新青安),貸款金額最高1000萬元、成數最高8成、年限最高40年(含寬限期5年)、還有三種優惠利率方案可以選擇,很大程度的降低了購屋的門檻,也讓購屋民眾在資金運用上保留有很大彈性。




▼目前最熱門的優惠貸款為新青安。(示意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建商打出超優惠低首付 降低入門壓力




再來談到預售屋的部分,自備款包含「訂金、簽約金、開工款」,工程款則是依施工期間蓋到哪,繳到哪。一開始只要付「定金」以及「簽約金」,一般來說是總價的7~8%,若半年或1年後開工,才需再支付開工款,因此初期的付款壓力相對輕鬆。




近年也有不少建商用超優惠的付款條件吸引剛需買方,相較於成屋,預售屋付款更為彈性,也很適合首購或是投資族群。以總價1000萬元、房貸80%、自備款20%舉例:成屋需自備的款項為200萬元(20%),但預售屋一開始要拿出來的金額只要70~80萬(7~8%)即可,剩餘的差額在後期付款階段平均分攤即可。




除了貸款以外,民眾更關心的是自備款,也可以說是跨入有房階級的第一道門檻,一般建議是準備房屋總價的2~3成。與成屋不同的是,購買預售屋時,建商通常會給予較寬鬆的優惠條件,消費者常聽到的「低自備」或「低首付」就是建商推出的方案,可以讓購屋民眾降低入門的壓力,這也是一般購買成屋比較無法享有的待遇。




▼建商祭出低首付方案,是成屋無法享有的待遇。(示意圖/東森財經新聞張琬聆攝)





存錢買房視為長期投資 留意購屋風險




面臨通膨的時代,存錢確實不容易,因此也有一派說法認為存錢買房不如享受當下。筆者認為,其實存錢買房可以視為一種長期投資,可能會為未來提供經濟安全感和資產增值。撇開資產是否會增值的問題不談,名下有自己的房子至少可以免去在年老的時候、可能會居無定所的問題。




當然這需要根據個人財務狀況、生活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來做出的決定。筆者建議,如果選擇投資房產,建議透過專業不動產仲介業者協助民眾進行周密的市場調查和財務規劃,包括收入、支出、債務、儲蓄等多方面的考量,保障購屋者的權益,減少購屋風險。至於打算購買預售屋的民眾,則要特別留意建商的口碑和財務狀況。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推案區位落差大 市調:Q1房市推案件數及戶數增 總銷反向下降2024/04/26發佈

根據市調機構統計,六都、新竹今年首季房市推案總銷為 4665.81 億元,較上季減少 6%,與去年同期相比縮水超過 1200 億元,年減逾 20%,創近一年來次低。但整體供給卻不減反增,推案個數為 374 件,較上季或去年同期均成長逾 1 成,推案戶數 2.5 萬戶,季增 3%、年增 11%。




至於房價部分,2024 年第一季不少縣市蛋黃區均有新案延推,且推案集中在基期較低的蛋白或蛋殼區,漲勢明顯收斂,開價及成交價每坪為 49.3、46 萬元,整體季減 15%、年減 2%,為 2021 年第 4 季以來新低。




數字科技 (5287-TW) 旗下 591 新建案分析,2024 年第一季房價及總銷大幅下修,個案數、推案戶數等供給指標卻持續走揚,主因便是推案區域出現落差所致,尤其本季不少建商積極搶攻蛋白、蛋殼區,反觀不少蛋黃區個案在接待中心缺工、建照申請等因素下出現延宕,導致價差相當有感。整體而言,現階段國內總經情勢回溫、股市大熱,又有新青安房貸等政策性利多支撐,多處案場均迎來門庭若市的盛況,可望為今年房市奠定樂觀基調。




統計顯示,台北市由於去年同期適逢「台北之星」、「京華廣場」等指標案接棒公開,大幅墊高基期,且今年蛋黃區較少指標案進場,僅在北士科有總銷百億的「士科大院.」登場及部分危老、都更等案支撐,導致不只總銷、進場個數為近一年新低,開價及成交價也創下自 2022 第 4 季以來最低,較上季或去年跌幅直逼 2 成。




反觀新北市本季價量表現一枝獨秀,特別是在林口、中和兩區有「長虹天聚」、「META PARK」等總銷百億的指標案登場,量體明顯回穩;價格則在永和、板橋「科達琢真文化」、「Hello Win 迎家」等高價個案拉抬下走高,現階段不只開價衝到每坪 64 萬元,成交均價更飆升至每坪 60 萬,雙雙創自 2020 年有統計以來的新高紀錄。



 



桃竹兩地本季表現不俗,即便是已扣除在 329 檔期登場新案,個案、總銷及戶數等指標仍繳出季、年雙位數成長的佳績,最主要除了過往基期較低,A7、中路、經國及小檜溪等重劃區新案供給也是一大助力。像龜山區 A7 這次就在「富宇富御」等指標案帶動下,即便開價已直逼 5 字頭,賞屋人潮仍是絡繹不絕,除了區域每周來客量可達 50-60 組,部分個案更高達 80 組。




至於新竹這次在市區總銷合計逾 250 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增逾 5 成,帶動量能止跌回升。另外受高房價外溢效應,蛋白區如竹東鎮及寶山鄉、湖口等蛋白區,亦有華廈與透天新案推出,增添不少亮點。




台中這次整體總銷推案力道平平,不少新案都出現遞延現象,較具代表性的僅有在南屯區的「富宇市政大道」。然而雖然較少大案加持,台中買氣仍是燙到不行,除了在梧棲等地有不少舊案順利去化,連豐原、神岡等地也出現新案快銷的情形,買從山線一路熱到海線,其主因便是受新青安房貸等利多拉抬,幫助消費者跨過購屋門檻所致。




台南市受去年第 4 季及今年 329 檔期推案遞延,加上外圍蛋白區擁有不少中小型的透天、電梯個案公開,本季進場個數更創下歷年之最。此外,在台積電等題材持續發燒下,台南新案價格似乎踩不住煞車,目前開價及成交價雙雙攀至歷史新高,隨著今年市況明朗,估計將持續向高點挺進。高雄同樣受惠科技題材,在外來置產客湧進下,北高雄等地價量急遽升高,案場平均來人也回穩至每周 18 組高點。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房市景氣燈號Q2略降溫 專家:下半年熱潮將退 景氣轉理性穩定2024/04/26發佈

台灣房屋集團與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發展中心今(4/23)發佈最新「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及房市景氣預測,今年第2季景氣指標分數,由第1季過熱的紅燈轉為黃紅燈,指標分數略降至50.9;預測第3季及第4季的指標分數將逐季減緩,重回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




台灣房屋集團首席副總裁周鶴鳴表示,市場游資豐沛,投資人聞「積」起舞的心態,導致今年Q1房市呈現過熱狀態;而在央行升息之後,Q2稍微降溫,由於市場後續尚有囤房稅2.0上路、股市高點震盪、新內閣上路磨合及美國利率政策未明等因素,使得下半年景氣預估比上半年保守,不過,因國內經濟展望溫潤,且新青安政策持續支撐「投資降溫,自住增溫」的市場結構,整體發展仍保持理性穩定的綠燈。




台灣房屋集團與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發展中心,「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及房市景氣預測,今年第2季景氣指標分數轉為黃紅燈,指標分數略降至50.9;預測下半年的指標分數將逐季減緩,重回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台灣房屋提供



台灣房屋集團與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研究發展中心,「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及房市景氣預測,今年第2季景氣指標分數轉為黃紅燈,指標分數略降至50.9;預測下半年的指標分數將逐季減緩,重回代表景氣穩定的綠燈。台灣房屋提供

對照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與央行利率變化,可發現2004年至2008年、2010年至2011年,以及2022年到2024年三波升息循環的初期,市場來自資金緊縮與成本增加的預期與恐懼下,房市景氣均由高點下修;但當利率趨穩後,景氣也走向逐步緩升的溫和擴張期。




周鶴鳴表示,升息的主要目是在市場過熱時,回收資金壓抑景氣,目前看來也發揮相當效果;但升息與通膨息息相關,在貨幣貶值的預期心理下,中長期資金仍會轉入房市停泊,預計未來在升息轉為降息的關鍵時刻,面對經濟放緩,剛性買盤購屋會更理性審慎,而可長期穩定收益的抗通膨產品,會更受青睞。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表示,由於房地產景氣受多項因素影響,單以量或價做為衡量依據,易陷入「見樹不見林」的盲點,也難以反映整體市場實況,因此,台灣房屋集團與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產學合作,針對總體環境、生產面、交易面和經濟信心等四大面向,篩選出17個代表性變數,創建「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評估實際市場動能及景氣,並預測未來房市走勢,是國內唯一可預測房市後續發展的領先指。




台灣房屋市場景氣燈號資料期間為2002年1月至2023年12月,參考國發會景氣對策燈號的指標構成項目的處理方式,將原始資料進行季節調整、去除長期趨勢和標準化調整,接著透過主成分分析法,計算出景氣指標,並在95%信心水準下,預測2023年第4季以後台灣房屋市場景氣指標與五個燈號。




而分數所對應的燈號,分別為景氣過熱(52.78~100)的紅燈,熱絡(46.78~52.78)的黃紅燈,穩定(42.03~46.78)的綠燈,遲緩(35.97~42.03)的黃藍燈,以及低迷(0~35.97)的藍燈。



















【資料來源:YAHOO!奇摩 房地產新聞】

第1頁4143最後頁
共1020筆/共102頁
聯絡資訊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正光二街139號
電話:0989-691-198
0989-691-198客服電話
傳真:0989691198
網站QR Code
http://www.工業地廠房租售.tw-Web-QR-Code
最新消息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266,771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楊梅工業地,楊梅工業地出售,楊梅工業用地出租-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