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工業地,楊梅工業地出售,楊梅工業用地出租

目前位置:
  1. 首頁
  2. 不動產知識

楊梅工業地,楊梅工業地出售,楊梅工業用地出租,楊梅工業地買賣,楊梅,工業用地,工業用地出售,工業用地買賣,買工業用地,在楊梅區買工業用地,楊梅廠房,楊梅廠房出售,楊梅廠房出租.楊梅廠房買賣,買楊梅廠房,楊梅工業廠房,買楊梅工業地,楊梅工業地買賣,楊梅工業地出售,楊梅工業地出租,買楊梅工業地廠房,楊梅工業地廠房出租,楊梅工業地廠房售買賣,桃園楊梅工業廠房出租有水電天車廠登,找合法便宜的中古小坪數新廠房出售,租楊梅RC廠房,楊梅農地廠房買賣.查詢大桃園工業區廠房價格實價登錄行情,請找591桃園廠房仲介-www.工業地廠房租售.tw

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
第1頁9193最後頁
共1020筆/共102頁
竹科三期四度闖關內政部都委會 老農北上抗議糟蹋良田2023/05/02發佈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報導

竹科三期爭議30多年,2017年新竹縣長楊文科重啟規劃,內政部都委會昨(26日)召開第四次專案小組會議,竹東二重里地主權益自救會再次北上營建署大門前,與環保團體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召開記者會。記者會現場高喊「立即解編,還地於民」,批評縣府為圖利特定對象,糟蹋良田、摧毀客家文化。立委邱顯智到場聲援指出,半導體產業為污染性工廠,不可能在頭前溪水質水量保護區內設置,呼籲楊文科撤回原案。



除了場外記者會,同時有多名支持徵收的地主出席會議,主張經濟發展,指出地方限建多年已「宛如第三世界」。新竹縣政府則強調,不想參與區段徵收的地主可「原地保留」持續農業生產。


竹東二重里地主權益自救會再度北上抗議,要求「立即解編」為非都市土地農業用地。攝影:劉庭莉

 



 


竹東二重里地主權益自救會再度北上抗議,要求「立即解編」為非都市土地農業用地。攝影:劉庭莉

竹縣五箭之一 楊文科重啟竹科三期規劃



超過20位老農戴著斗笠、舉牌呼喊「立即解編,還地於民」口號,昨(26日)民間團體在營建署大門舉行「反對竹科三期徵收案還魂」記者會。



三重埔青年農民郭玉翎表示,當地有50公頃以上稻作,及10公頃甘藷、蘿蔔、玉米等作物,更積極參與有機及產銷履歷驗證,獲農委會認定竹東鎮重要農業生產區域,且新竹縣首次獲選「十大好米」就在竹東,「科技業是專業,農業也是。」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1980年成立,第三期預定地1987年完成用地變更,從農地變成工業用地,當時居民組成自救會抗爭,竹科管理局1995年變更設計、放棄徵收,但未解編土地使用分區,導致地方限建至今。直到新竹縣長楊文科2017年重啟規劃,並列為縣政「五支箭」之一。



「變更竹東鎮(工研院暨附近地區)特定區主要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案」範圍包括竹東鎮頭重里、二重里及三重里及柯湖里部分地區,面積453.94公頃,其中67%土地、304.38公頃,採區段徵收方式開發。


計畫區位示意圖。圖片來源:新竹縣政府計畫書

 



 


計畫區位示意圖。圖片來源:新竹縣政府計畫書

2019年5月,案件通過新竹縣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同年8月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專案小組會議,經過多次來回修正,新竹縣政府2022年11月再度提報內政部排審,都委會昨(26日)召開第四次專案小組會議。



專案小組決議,新竹縣府應評估其他開發方式,並說明公益性及必要性,留待下次會議討論。



在地農民:「科技業是專業,農業也是。」



竹東二重里地主權益自救會成員劉慶昌指出,此次徵收面積多為農業精華地段,每到枯水期,寶山與寶一水庫容量已不敷竹科使用,經常與農搶水、強制休耕,沒有條件再擴大開發產業園區。



青農郭玉翎也批評,計畫範圍僅劃設農業區42.3公頃,讓在地原本經營的農業規模無法持續。他質疑,附近舊工業區不斷變更為住宅社區,為何還要毀壞良田來蓋工業區?



邱顯智表示,該計畫位於頭前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內,半導體產業屬於《自來水法》認定的污染性工廠,不可能在此發展。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許博任則說,農委會發函認定計畫範圍為竹東鎮重要農業生產區域,農業區劃設不足;客委會也發函要求全數保留現有水圳,顯見縣府應重新檢討開發方案。


三重埔青農郭玉翎表示,當地農民自產自銷「六香田」,同時發展休閒農業達成「城鄉共好」。攝影:劉庭莉

 



 


三重埔青農郭玉翎表示,當地農民自產自銷「六香田」,同時發展休閒農業達成「城鄉共好」。攝影:劉庭莉

竹東二重里地主權益自救會成員劉慶昌表示,附近有大量閒置工業用地改建成住宅區或商業區,「新竹縣政府一手圖利廠商,一手屠殺農民」。攝影:劉庭莉

 



 


竹東二重里地主權益自救會成員劉慶昌表示,附近有大量閒置工業用地改建成住宅區或商業區,「新竹縣政府一手圖利廠商,一手屠殺農民」。攝影:劉庭莉

由於陳情民眾過多,都委會主席林秋綿宣布,在新竹縣政府報告後,支持及反對方各限時半小時發言。



支持徵收 地方指竹東發展受限、限建至今「宛如第三世界」



新竹縣政府表示,此案為竹科特定區主要計畫的一部分,本該配合竹科開發,卻延宕40多年,因應新竹縣產業用地發展需求重新擬定計畫,已配合農田水利會保留竹東圳8支線、12支線及13支線,並劃設農業區、灌溉專用區。縣府並強調,無意願參與區段徵收的地主可「原地保留」,持續農業生產。



支持開發的新竹縣美麗柯重城鄉發展促進協會指出,竹科三期原本就在竹科特定區內,早已完成用地變更,禁建至今,政府未投入建設基礎公共設施,包括自來水、天然氣、道路、學校等,「連救護車都很難開進來,宛如落後的第三世界」。促進會表示,超過九成地主已同意徵收。竹東鎮長郭遠彰表示,竹東鎮都市發展受限,遭遇產業變遷、人口外流,縣府應盡快實施計畫。


新竹縣美麗柯重城鄉發展促進協會表示,竹科三期已拖延42年,政府未投入民生基礎建設,「人生有多少40年?」呼籲儘速通過。攝影:劉庭莉

 



 


新竹縣美麗柯重城鄉發展促進協會表示,竹科三期已拖延42年,政府未投入民生基礎建設,「人生有多少40年?」呼籲儘速通過。攝影:劉庭莉

縣府堅持區段徵收 徐世榮:有違憲之虞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徐世榮批評,區段徵收是19世紀的法規,歐美等民主國家皆已廢止,在台灣有違憲之虞。他說明,區段徵收必須符合《土地徵收條例》第3-2條公益性及必要性的規範,縣府完全不符,且應提出「區段徵收評估報告書」向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報告。



經過都委會委員討論環節,會議主席決議下次繼續討論,縣府需說明計畫定位、與竹科關聯性;評估「市地重劃」等多元開發方式,若仍採「區段徵收」,需說明公益性及必要性。下次會議決議後,再召開土徵小組專案小組聯席會議。

PCB廠東南亞布局推進 華通砸逾9.7億泰銖泰國購地2023/05/02發佈

PCB廠東南亞布局推進 華通砸逾9.7億泰銖泰國購地




華通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

華通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246字


00:00


  •  

  •  

  •  

  •  

  •  

  •  




2023/04/26 17:11:25

經濟日報 記者尹慧中/台北即時報導







PCB族群廠商東南亞布局持續推進,在聯茂(6213)、欣興(3037)等陸續宣布投資購地進展,華通(2313)今(26)日公布,子公司COMPEQ (Tailand) Co., Ltd.公告取得泰國建廠所需之土地斥資逾9.7億泰銖。



 



華通說,取得建廠預備用地,坐落於泰國北攬省(Samut Prakan Province)邦博區(Bang Bo District) AsiaIndustrial Estate (亞洲工業園區)之工業用地。

歷經10年 高雄台鐵機廠變更案審議通過2023/04/28發佈
報導:MyGoNews林湘慈 | 日期:2023-04-28

新聞摘要

  • 林欽榮副市長表示,針對台鐵高雄機廠目前修正方案,已依市長指示三項原則辦理






走了十年的台鐵機廠變更案 27日高市都委會衡酌各方意見與社會共識終審議通過(圖/高雄市政府)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區域情報

走了十年的台鐵機廠變更案 27日高市都委會衡酌各方意見與社會共識終審議通過(圖/高雄市政府)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台鐵高雄機廠變更案,2023年4月27日經高雄市都委會大會討論後,大會肯定市府及台鐵局接受各界批評指教,已基於陳市長三項原則,保留鐵道紋理、貨車工場、財務可行,所做的因應,並接受森林城市協會意見,對於33棵珍貴樹木經過調查指認後,道路動線也配合調整,終將本案延宕10年至今之台鐵機廠文資保存及開發案,完成市都委會審議,同意本案後續依規定送內政部都委會審議後據以執行。

 

林欽榮副市長表示,針對台鐵高雄機廠目前修正方案,已依市長指示三項原則辦理:1、最大可能保留鐵道紋理與地景意象,2、貨車工場全棟保存再利用,3、保障台鐵局資產開發之政策任務;是故,為廣納各界意見,市府已於2022年5月11日、7月18日及2023年1月11日召開三場座談會,邀請地方里長、民意代表、公民團體、專家學者、台鐵局,就所提意見修正方案,並於2023年3月17日至4月20日再次辦理公展。

 

都發局表示,本次公展草案已依三場座談會出席人員意見,調整方案,包含調整輜汽路通往凱旋路道路路型為微笑曲線,以保留整棟貨車工廠及移車台,並指定西南側A5特文區街廓為容積送出基地,讓全街廓成為公共開放空間,故目前公展草案已是依社會各界多數人的共識及因應地方發展需求重新調整的成果。

 

都發局說,過去三場座談會森林城市協會皆有參加,針對森林城市協會今日於市都委會所提意見,已納供委員審議參考,市府表示尊重。本次公展草案係整合社會各界意見之成果,有關森林城市協會責難市府未依其意見調整計畫與事實不符。

 

市府表示,在森林城市協會提議後,即於2022年責由工務局養工處,委託嘉義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專業團隊進行廠區樹木全面調查與座標定位,基地內樹木多數為果樹,包括芒果、番石榴和錫蘭橄欖等。其中原計畫提報28棵符合「高雄市特定紀念樹木保護自治條例」候選資格者,經市府農業局審查後,提升為指認基地內33棵大型喬木為特定紀念樹木,同時也獲台鐵局允諾這些特定紀念樹木將予以現地保留,如因道路開闢、人車通行安全等考量,則依該自治條例第14條,提送相關移植復育計畫書圖,由農業局審查。

 

本次提會方案已於二聖路北側規劃2.15公頃公園用地,並於西南側A5街廓(3.67公頃)指定為公共開放空間,加計後公園綠地空間已達5.82公頃(佔工業區變更後總面積達19%);並規定公園用地規定其綠覆率需達80%以上,已高於現行高雄市公園管理自治條例60%規定。

 

除上述外,本次市都委會並做成決議,請市府會同台鐵局參酌森林城市協會建議,持續合作辦理全區計畫喬木植栽復育及運用計畫,併同本案都市計畫變更書圖修訂後,一併再行提送內政部都委會審議。
竹科三期四度闖關內政部都委會 老農北上抗議糟蹋良田2023/04/28發佈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劉庭莉報導

竹科三期爭議30多年,2017年新竹縣長楊文科重啟規劃,內政部都委會昨(26日)召開第四次專案小組會議,竹東二重里地主權益自救會再次北上營建署大門前,與環保團體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召開記者會。記者會現場高喊「立即解編,還地於民」,批評縣府為圖利特定對象,糟蹋良田、摧毀客家文化。立委邱顯智到場聲援指出,半導體產業為污染性工廠,不可能在頭前溪水質水量保護區內設置,呼籲楊文科撤回原案。



除了場外記者會,同時有多名支持徵收的地主出席會議,主張經濟發展,指出地方限建多年已「宛如第三世界」。新竹縣政府則強調,不想參與區段徵收的地主可「原地保留」持續農業生產。


竹東二重里地主權益自救會再度北上抗議,要求「立即解編」為非都市土地農業用地。攝影:劉庭莉

 



 


竹東二重里地主權益自救會再度北上抗議,要求「立即解編」為非都市土地農業用地。攝影:劉庭莉

竹縣五箭之一 楊文科重啟竹科三期規劃



超過20位老農戴著斗笠、舉牌呼喊「立即解編,還地於民」口號,昨(26日)民間團體在營建署大門舉行「反對竹科三期徵收案還魂」記者會。



三重埔青年農民郭玉翎表示,當地有50公頃以上稻作,及10公頃甘藷、蘿蔔、玉米等作物,更積極參與有機及產銷履歷驗證,獲農委會認定竹東鎮重要農業生產區域,且新竹縣首次獲選「十大好米」就在竹東,「科技業是專業,農業也是。」



新竹科學工業園區1980年成立,第三期預定地1987年完成用地變更,從農地變成工業用地,當時居民組成自救會抗爭,竹科管理局1995年變更設計、放棄徵收,但未解編土地使用分區,導致地方限建至今。直到新竹縣長楊文科2017年重啟規劃,並列為縣政「五支箭」之一。



「變更竹東鎮(工研院暨附近地區)特定區主要計畫(第二次通盤檢討)案」範圍包括竹東鎮頭重里、二重里及三重里及柯湖里部分地區,面積453.94公頃,其中67%土地、304.38公頃,採區段徵收方式開發。


計畫區位示意圖。圖片來源:新竹縣政府計畫書

 



 


計畫區位示意圖。圖片來源:新竹縣政府計畫書

2019年5月,案件通過新竹縣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同年8月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召開第一次專案小組會議,經過多次來回修正,新竹縣政府2022年11月再度提報內政部排審,都委會昨(26日)召開第四次專案小組會議。



專案小組決議,新竹縣府應評估其他開發方式,並說明公益性及必要性,留待下次會議討論。



在地農民:「科技業是專業,農業也是。」



竹東二重里地主權益自救會成員劉慶昌指出,此次徵收面積多為農業精華地段,每到枯水期,寶山與寶一水庫容量已不敷竹科使用,經常與農搶水、強制休耕,沒有條件再擴大開發產業園區。



青農郭玉翎也批評,計畫範圍僅劃設農業區42.3公頃,讓在地原本經營的農業規模無法持續。他質疑,附近舊工業區不斷變更為住宅社區,為何還要毀壞良田來蓋工業區?



邱顯智表示,該計畫位於頭前溪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內,半導體產業屬於《自來水法》認定的污染性工廠,不可能在此發展。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許博任則說,農委會發函認定計畫範圍為竹東鎮重要農業生產區域,農業區劃設不足;客委會也發函要求全數保留現有水圳,顯見縣府應重新檢討開發方案。


三重埔青農郭玉翎表示,當地農民自產自銷「六香田」,同時發展休閒農業達成「城鄉共好」。攝影:劉庭莉

 



 


三重埔青農郭玉翎表示,當地農民自產自銷「六香田」,同時發展休閒農業達成「城鄉共好」。攝影:劉庭莉

竹東二重里地主權益自救會成員劉慶昌表示,附近有大量閒置工業用地改建成住宅區或商業區,「新竹縣政府一手圖利廠商,一手屠殺農民」。攝影:劉庭莉

 



 


竹東二重里地主權益自救會成員劉慶昌表示,附近有大量閒置工業用地改建成住宅區或商業區,「新竹縣政府一手圖利廠商,一手屠殺農民」。攝影:劉庭莉

由於陳情民眾過多,都委會主席林秋綿宣布,在新竹縣政府報告後,支持及反對方各限時半小時發言。



支持徵收 地方指竹東發展受限、限建至今「宛如第三世界」



新竹縣政府表示,此案為竹科特定區主要計畫的一部分,本該配合竹科開發,卻延宕40多年,因應新竹縣產業用地發展需求重新擬定計畫,已配合農田水利會保留竹東圳8支線、12支線及13支線,並劃設農業區、灌溉專用區。縣府並強調,無意願參與區段徵收的地主可「原地保留」,持續農業生產。



支持開發的新竹縣美麗柯重城鄉發展促進協會指出,竹科三期原本就在竹科特定區內,早已完成用地變更,禁建至今,政府未投入建設基礎公共設施,包括自來水、天然氣、道路、學校等,「連救護車都很難開進來,宛如落後的第三世界」。促進會表示,超過九成地主已同意徵收。竹東鎮長郭遠彰表示,竹東鎮都市發展受限,遭遇產業變遷、人口外流,縣府應盡快實施計畫。


新竹縣美麗柯重城鄉發展促進協會表示,竹科三期已拖延42年,政府未投入民生基礎建設,「人生有多少40年?」呼籲儘速通過。攝影:劉庭莉

 



 


新竹縣美麗柯重城鄉發展促進協會表示,竹科三期已拖延42年,政府未投入民生基礎建設,「人生有多少40年?」呼籲儘速通過。攝影:劉庭莉

縣府堅持區段徵收 徐世榮:有違憲之虞



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徐世榮批評,區段徵收是19世紀的法規,歐美等民主國家皆已廢止,在台灣有違憲之虞。他說明,區段徵收必須符合《土地徵收條例》第3-2條公益性及必要性的規範,縣府完全不符,且應提出「區段徵收評估報告書」向內政部土地徵收審議小組報告。



經過都委會委員討論環節,會議主席決議下次繼續討論,縣府需說明計畫定位、與竹科關聯性;評估「市地重劃」等多元開發方式,若仍採「區段徵收」,需說明公益性及必要性。下次會議決議後,再召開土徵小組專案小組聯席會議。

桃園幼獅工業區服務中心主任張筱玲專訪2023/04/28發佈

桃園幼獅工業區服務中心主任張筱玲專訪


工商時報 廖育婉 2023.04.27



幼獅工業區服務中心主任張筱玲服務熱心,廣受園區廠商肯定。圖/廖育婉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桃園楊梅幼獅工業區創立於民國58年,緊鄰北一高幼獅交流道,是桃園市知名工業區之一,工業區土地面積達61.57公頃,目前有122 家中小企業進駐,廠區以輕工業為主。



面對2025年政府通推動ESG淨零碳排政策,經濟部工業局桃園幼獅工業區服務中心張筱玲主任表示,園區一直與廠商保持密切合作和不定期舉辦說明會和講習,期盼讓產業界能更加了解低碳轉型的實質影響,讓台灣產業能夠在2050達成淨零碳排的目標。



近年來受到疫情影響促使許多台商紛紛回流要在工業區尋找適合的廠房,張筱玲表示幼獅園區已呈飽和狀態,且每個廠區都有實質運作,已沒有閒置的廠房,幼獅可謂目前桃園市閒置率最低的工業園區。張筱玲說去年11月幼獅工業區家樂福楊梅物流中心發生大火廠房存放大量乾貨、百貨、家電和電器商品,因火勢延燒迅速付之一炬,損失高達39億元,提到園區消防安全問題,張筱玲主任指出,園區每一年都有和在地消防分隊做火災演練 ,同時也不定期抽查與檢視園區廠房的消防安全設備檢修及申報,家樂福物流中心雖然不是設在報編產業園區內,但也會提供如園區廠商般的協助。



張主任表示,幼獅工業區早期為青創園區,是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為幫助青年創業、解決設廠用地取得困難..問題而籌設專供青年創業的工業區,加上大眾運輸通勤需求及交通流量大,早期園區停車規劃不是很完善、道路狹小,但經過這幾年政府的努力,園區的交通已經改善許多也變得更整齊美觀。



對工業區而言最怕的就是遇到停水、停電,尤其是303大停電對工業園區來說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張主任表示,經過上一次的大停電後,園區廠房都有備用的發電機,如果只是停電10分鐘到30分鐘以內對於園區影響不大,但如果是像是發生303突然大停電的意外,一定會集結廠商匯集資料呈報經濟部做通盤檢討。



2025年政府通推動ESG淨零碳排園區,經濟部也在桃園各個工業區舉辦了多場的「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協助產業界了解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做法,提供產業依循以降低碳排放。也協助產業強化綠建築 、節能技術及清潔生產等領域知能,邀請具實務經驗之專業講師進行分享,期協助產業強化綠色智慧化管理、全面提 升綠色競爭力,達到永續發展目標,幼獅工業區也響應此政策籲請區內廠商一起配合政策落實ESG環境永續發展的大目標。

去想下一步的下一步2023/04/28發佈

EMBA 雜誌編輯部 / 文



顛覆許多人對於物流倉儲產業,鐵皮屋、大量人力的印象,永聯的倉庫,外部像優雅簡潔的博物館,內部卻又像科技電影的場景一樣先進而智慧。張建泰如何打造台灣最大的智慧物流園區,翻轉整個物流倉儲產業?



平頭、黑色短T恤,對於訪問者問的問題,永聯物流開發執行長張建泰常常是先睜大眼睛挑戰你:



「你說我們是先行者,但其實國外老早就有了。」「我們發展很快?但也有另外一群人說我們太慢。」






也許是因為十歲起就在國外生活,長期以來張建泰習慣質疑現狀,反問為什麼。因此二○一四年,當他跨入物流開發產業時,他的商業模式、硬體建設和軟體能力,都對整個產業帶來了巨大衝擊。



過去人們對於台灣物流倉儲產業的印象:鐵皮屋、低科技,他全部顛覆。永聯倉庫的建築像簡潔優雅的博物館,倉庫內部則像是科技電影場景,一百多台AGV搬運機器人來回穿梭,自己到工作站前排隊,讓揀貨人員依照電腦指令將商品放到格子裡,完成訂單。靠著智慧化與自動化,電商專倉一天最高可以處理兩萬張訂單。



張建泰於一九九九年加入父親創立的公司三星營造,二○○二年擔任總經理。幾年後他到史丹佛、哈佛念了兩個碩士,回國後,看著家裡在瑞芳一塊可以開發的土地,他決定投入物流地產開發。



「台灣是個科技島,有台積電、有科學園區,倉儲為什麼比泰國還爛,很多都是違章的鐵皮屋?」他問。



獲得國泰人壽投資三百億元,張建泰興建了台灣最大的物流園區。目前永聯在全台共有六座物流園區,佔地約十七萬坪,包含十四棟倉庫,客戶從H&M、迪卡儂、雅詩蘭黛等國際企業,到寶雅等本土大型零售業者。



「想變得很厲害,那你要去跟誰學?我去向蘋果學打造品牌,去向捷步(Zappos)學建立文化。」這個產業級的轉型接下來還要加速起飛,他已經逐步進軍馬來西亞、泰國等國家。



張建泰最近接受本刊專訪,以下是專訪內容摘要:


■起初大家不能想像你要做什麼,你為什麼有那個勇氣?你怎麼溝通理念?



□我自己是營建背景,在營建業做了八年後,去史丹佛和哈佛念書,回來後對土地有一些想法,後來就跟國泰一起創了這家公司,做物流地產。



但你說我們是一個先行者,我覺得 No。在國外老早就有人大規模的在做物流地產,只是在台灣沒有。台灣的跨國企業在國外就是享受正統等級的倉儲,但台灣把它做成中小企業鐵皮屋,都是個體戶在蓋的。這就是我看到的一個斷鏈(disconnect)。



所以這不是我創造出來,這就類似第一個漢堡在台灣怎麼呈現,你有沒有挑戰,有,因為這一群人不知道你在做什麼。我從國外了解到,物流地產不是個體戶可以玩的,在全世界都是大的開發商在做的,根本不是建商,建商是蓋住宅買賣而已。物流地產是好幾千億元,後面的金主是大型基金,像加州退休投資基金或壽險資金。



九年前,我們在瑞芳做第一個物流園區時,大家覺得我瘋了,倉庫為什麼要花三百億台幣。你去看,要好幾千家 7-11 才會形成連鎖便利店,所以物流地產真的是要有一定的量。



很多台灣的倉庫都是違建的鐵皮屋,為什麼?工業用地有兩個用途,一個是做工廠,另外一個是做倉儲。四、五十年來台灣製造業太強,需求太多,每個合法工業用地一定拿去做工廠登記,工廠旁邊再違建一個小倉庫。



驅動物流的是什麼?有零售的交易才會有物流。台灣有兩千三百萬人,每天用的衛生紙、洗髮精、牙刷,放在哪裡?倉庫在哪裡?你的名牌包放在哪裡?所以你說這個商機有多大? 



合法倉庫可不可以更好更便宜?你說,這怎麼可能比亂七八糟的倉庫更有競爭力?Why not?去研究一下,嘗試去打破。很多人是用捷徑、偷工減料去降低成本,可是我用規模、專業去降低成本,把它做得更有競爭力,我會比他們更站得住。



也剛好我是營建背景,我之前是蓋美術館、醫院、學校的。我知道怎麼去做價值工程,把它做合理化,把它蓋得更好。規劃設計好還沒蓋之前,我就差不多知道成本,很多東西我都算過。更好更貴,不代表會贏,但更好更便宜,就一定贏。很多人從他的角度在想我做的事情,會覺得我很大膽,可是他不知道我做了多少功課。我把機率都算過了,我把我可以想到的問題都想過。



■你們快速擴張到海外,是透過什麼方法?會不會擔心模式被複製?



□有很多人說我們快,但也有另外一群人說我們太慢。從全世界新創的角度來看,我為什麼還不到獨角獸?為什麼還沒上市?九年了為什麼不行?所以我覺得這是比較來的。事實上,疫情這兩年半阻止了我們,不然我們已經在馬來西亞蓋完兩棟倉庫。



跟世界級的新創來比,我是太慢。在台灣,某種程度,我們已經站穩了一定的腳步,可是我們在海外才剛開始。很多的商機假如拖太久,很多人會複製,找更多的資源來取代你。我們現在要快一點,到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我們要一次推三個國家。



但在台灣,你看便利店很厲害,你會去開嗎?我們做了九年,你要的客戶都在我手上。我後面有國泰,你有你的錢,那新的客戶就大家來打吧!



我們二○一七年就開始碰自動化、機器人。我們在推的不再是倉庫,是智慧倉。在台灣我們投了兩百三十八億台幣做了這些東西。這裡面跨的產業領域,不是你有土地蓋倉庫就可以做的。沒有人像我們這樣,整合這麼複雜的東西。我們這是一個產業等級的轉型。



去想產業的演變


一個倉庫蓋下去要維持四十年到五十年。過去四十幾年倉庫都是四面牆、一個屋頂、十三米高,為什麼都蓋十米到十三米高?因為要符合堆高機的高度。可是那是人為的角度。工業四 ‧○、物流四 ‧○的高度是什麼?現在還沒有發生,那五年、十年後發生,我的倉庫蓋下去後要怎麼辦?



從問題的角度出發,我們二○一七年派人去大陸、日本,去看未來應該要有什麼樣的設備。後來發現有機器可以運作到四十米高,所以我們現在蓋的倉庫都四十米,這樣效率會提高二二%。



原來怎麼用,不代表以後就要這樣。因為我的時間是三、四十年的長度。我們會預先思考,去想這個產業的演變,大部分人在想下一步,我們已經在想下一步的下一步會發生什麼事。



■在教育訓練上,你會親自教員工設計思考,為什麼?



□原來物流這個產業缺乏資源,但九年前,我們把機構投資人的大錢帶進來,錢進來了,人才才會進來。我認為,人才是,你不會沒關係,你要有辦法學,就像設計思考的概念,要做中學。



我們公司九成都不是物流產業的人,像我自己就不是,可是不代表我不能奉獻給這個產業,所以我把厲害的、不一樣產業的人抓進來。他們的共同特質是不安於現狀,覺得原來的產業已經太無聊了。像我們的財務長是從投資銀行出來;IT是之前金控的IT主管。 



在史丹佛,我們的做法就是設計思考,但我跟台灣的同事溝通時,沒有一個共同語言,所以我自己要教他們,讓這一套變成一個大家互動的點。



■你認為推動公司成長的過程中,最困難的是什麼? 



□人。在矽谷,大家覺得每個人都可以改變世界;在這邊,大家覺得我怎麼可能改變世界?所以他會想:「真的假的?」甚至不一定會相信你。可是人就是要相信才會投入,所以我就開始變成很像傳教士。你要不要相信,要相信就跟我。新創公司就是為了一個更高的目的,用信念跟文化來凝聚大家。



但現在我覺得反而相反了。之前是懷疑我,是我跟你講清楚的邏輯,你還不一定相信;現在是我講什麼,大家聽不懂但還是相信我,可是我不要他們這樣子。我不會完全正確,我要你來PK。我不要你為了反駁而反駁,也不要你無緣無故地相信我。



另外,現在最怕的是越學越快,團隊會跟不上,差太遠連不上我就需要插人進來,可是這樣組織架構就要變了。我覺得這是 growing pain(成長痛)。什麼時候放棄青梅竹馬?國中同學跟社會的朋友是不一樣的,要認清這個事情,可是人就有情感要怎麼去處理?現在很多的阻礙來自放不下的情感。



■你覺得自己有什麼個人習慣或特質,幫助你走過這個創業之路?



□我不知道這個對不對,我都跟團員講,我 enjoy(享受)過程。在每個過程,遇到各種機會跟狀況,我就盡量享受跟發揮。就像爬山,很多人方向設在山頂,可是我沒有把目標設山頂,我的目標是要好好地爬山。過程中當然是會有痛苦,有淚,可是可以欣賞風景、花、休息一下,都是你自己的選擇。我不會抱怨今天山上下雨,就是想辦法去生存嘛。努力爬山的過程中,常常會讓你爬到比你原來看到的山頂,更遠的地方。



享受上上下下的過程


我小時候去美國完全不會英文。把學校的東西帶回家裡翻成中文,把內容學好再翻成英文,再背起來,做了三次轉換。每一天,你要比人家努力三倍。我個子不高,但我發現在美國運動對男生很重要,我就每天練球變成籃球校隊。所以我說我是一隻牛,我願意做很多努力。但 I enjoy it(我享受過程),練東西對我來講是一種成就。



我讀了四個碩士,對我來講就是在過程中,你看到,要不要去這邊,就去了,然後走出另外一條路。就像賈伯斯講的,你不知道你要去哪裡,直到你回頭看過去。很多人都往後看,把它編成一個邏輯,可是走的時候是沒有邏輯的,我根本就沒有要去哪裡。



從你生到死的時間軸所經歷的東西,那對我來講是人生。當作一個電影來看的話,你每天吃太好的東西你會吐,每天吃糟糕的東西也不好。就是要上上下下,這個故事才會精彩,上上下下但逐漸往上走,才是厲害。



來源:《EMBA 雜誌》441 期

強化珍稀植物保育 和平工業區4闖環差今通過2023/04/28發佈

強化珍稀植物保育 和平工業區4闖環差今通過


2023-04-27 12:52 聯合報/ 記者胡瑞玲/台北即時報導

台大

環保署今召開第4次和平工業區環差初審會議。圖/取自環評書件

環保署今召開第4次和平工業區環差初審會議。圖/取自環評書件





配合我國能源轉型政策,經濟部工業局欲調整和平工業區土地使用規畫,引發當地正反意見,有村民指出,一個比台北中正區還小的地方被台泥事業塞滿,「試想台大校園蓋滿工業區,裡面學生能活嗎?」但當地村長及部落副主席則表示多數民眾支持開發;環委則要求強化植物保育及移補植計畫,本案修正後通過。



 



環保署今召開「和平工業區開發計畫第四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專案小組第4次初審會議,開發單位為經濟部工業局。工業局說,花蓮秀蓮鄉和平地區於1984年因應國內水泥需求量增加,規畫於當地設立水泥專業區,迄今已辦理3次通盤檢討。



 



工業局表示,此次變更項目包將和平電廠附近綠地變更為特種工業區、和平電廠西邊環保設施用地變更為特種工業區、和平工業區北邊甲種工業區變更為環保設施用地、鄰近住宅區的特種工業區變更為綠地,另將17筆住宅用地變更為綠地,變更後全區用地面積仍維持486.73公頃。



 



工業局表示,變更後有利推動政府再生能源政策及2050淨零碳排目標,利用東部地形優勢發展海洋溫差發電及深層海水關聯產業,提升當地經濟及地方創生,並提倡資源循環零廢棄目標,將既有垃圾掩埋場活化及循環利用,另住宅區與鄰避設施如墓地、變電所、停車場等之間也有綠地隔離,提升民眾生活品質。



 



當地部落副主席表示,歡迎優秀廠商在當地投入綠色能源發展,該土地靠近海邊,投入海洋發展對部落來說是個全新改變,也是對環境衝擊最小的能源政策,大家都很期待,不管是對部落發展、就業機會、新能源教育認知等都很正向;和平村長說,多數村民支持本計畫,可以活絡土地及海邊發展,創造村民就業機會。



 



但一名和平村民楊小姐表示,本環差案已歷經4次審查,她也四度來到現場發言,認為部落綠地土地面積不斷縮減,工業局還要把當地為數不多、擋下許多泥土沙塵的綠地樹木變更成特種工業區;另要把2個特種工業區土地變更成綠地還給當地,但該地設有台泥水泥廠的礦石輸送帶,若要變成綠地,認為也要移除輸送帶。



 



楊小姐氣憤表示,先不管和平地區既存的礦場、火力發電場等,2020年除新增台泥DAKA園區,台泥的擴廠計畫用地原是綠地,現在卻被工業局賣給台泥,還被塞滿太陽能板、汙水處理廠、事業廢棄物處理廠,周遭樹木全被砍掉;和平地區是一個台北中正區大小都不到的地方,「試想所有工業區都蓋在台大校園,裡面的學生能夠存活嗎?」



 



環委表示,開發單位應強化樹木移補植計畫,並於廠區空間增加植栽樹木,並釐清村民針對把綠地改為特殊工業區、住宅改為綠地的質疑,開發單位則當場承諾,會以1比2比例補植原生喬木。



 



經閉門會議後,環委要求,開發單位應強化珍稀植物保育計畫,評估保留芫花、台灣假黃楊等稀有植物,並補充異地復育規畫包含區域、面積、植栽數量;強化歷年生態調查資料分析,包含和平工業區開發前後的物種變化趨勢分析,並評估本次申請變更範圍不另設置出入口。

PCB廠東南亞布局推進 華通砸逾9.7億泰銖泰國購地2023/04/28發佈

PCB廠東南亞布局推進 華通砸逾9.7億泰銖泰國購地




華通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

華通示意圖。本報系資料照

本文共246字


00:00


  •  

  •  

  •  

  •  

  •  

  •  




2023/04/26 17:11:25

經濟日報 記者尹慧中/台北即時報導







PCB族群廠商東南亞布局持續推進,在聯茂(6213)、欣興(3037)等陸續宣布投資購地進展,華通(2313)今(26)日公布,子公司COMPEQ (Tailand) Co., Ltd.公告取得泰國建廠所需之土地斥資逾9.7億泰銖。



 



華通說,取得建廠預備用地,坐落於泰國北攬省(Samut Prakan Province)邦博區(Bang Bo District) AsiaIndustrial Estate (亞洲工業園區)之工業用地。



 

綠地換綠電 花蓮和平工業區環差初審過關 居民憂砍樹得忍受風砂2023/04/28發佈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報導

經濟部工業局預計調整花蓮和平工業區土地使用規畫,包括將部分綠地變更為特種工業區,作為綠能開發基地,不過有當地民眾指出,砍樹種電恐讓溪口風砂失去阻隔,直接影響和平村民。工業局提出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環委則要求砍樹補植採更高標準,專案小組最後給出建議通過。


環保署今(27)日辦理和平工業區第四次環差初審會議。攝影:陳昭宏

 



 


環保署今(27日)辦理和平工業區第四次環差初審會議。攝影:陳昭宏

花蓮和平工業區部分綠地擬改為綠能用地。圖片來源:擷取自環評書件

 



 


花蓮和平工業區部分綠地擬改為綠能用地。圖片來源:擷取自環評書件

環保署今(27日)辦理「和平工業區開發計畫第四次環差分析報告」第四次初審會議。和平工業區1998年完工,位處大濁水溪南側,西側緊鄰秀林鄉和平村,設有港區、電廠及水泥廠。近年國內推動再生能源,經濟部工業局去(2022)年5月向環保署提出環差報告,打算將和平工業區8.11公頃綠地改為特種工業區,開發海洋能、太陽能、風能、生質能等再生能源。



曾多次反對本案「綠地改綠能」,和平村在地居民楊純宜指出,經濟部預計改為特種工業區的克來寶398號土地上,生長著可阻擋溪口風砂的樹林,若砍樹種電,風砂恐直接影響不遠的和平村民。環委張學文也在先前審查會議指出,398號土地曾發現保育類動物食蟹獴、烏頭翁,以及稀有植物芫花、台灣假黃楊,要求開發單位提出因應對策。



楊純宜指出,開發單位將改為綠地的部分住宅與工業用地,長期因不易開發而閒置,這些住宅地緊鄰墓地、特種工業地緊鄰山坡,本就是大片綠地。他批評,開發單位打算剷平具生態棲地、防風砂功能的398號土地,再拿本來就是綠地的住宅區、工業區交換,「根本就是假動作」。


和平村村民楊純宜。攝影:陳昭宏

 



 


和平村村民楊純宜。攝影:陳昭宏

工業局表示,未來398號土地將保留10公尺寬的綠地作為隔離綠帶,也會將部分住宅區、特種工業區及環保用地改為綠地。針對保育類動物,將放置告示牌禁止餵養流浪犬貓。珍稀植物會在施工前挖出移植,若植株在過程中死亡,則會採集小苗或種子補植。至於1400多棵非珍稀樹木,會以1:1.2比例補植。



另有在地居民表示支持,克尼布部落會議代表指出,和平工業區靠海,應該很適合發展海洋能,開發對於部落的就業機會、新能源教育都很正面。



環委張學文則表示,出海口綠地十分重要,「生態功能是所有綠能都比不上的」,開發單位砍樹補植應有更高標準,砍一棵樹就種兩棵樹。



專案小組建議開發單位承諾砍一棵樹就種兩棵樹,稀有植物若需異地補植,也應說明地點、面積及復育數量。本案最終獲得建議通過,交由環評大會決議。

台中經濟指標11冠 營利事業銷售家數成長傲全台2023/04/28發佈
吳志雲

2023年4月27日 週四 上午10:10

台中經濟指標再奪冠。中央公布第一季各項經濟統計數據,截至今年第一季,台中累計奪得11項經濟指標冠軍,尤其去年營利事業家數年成長數超過7000家,顯示伴隨疫情解封,百貨零售及餐飲等內需市場持續看好,台中已成為商家開店首選熱區。



台中經發局長張峯源表示,財政部每年公布前一年的營利事業稅籍家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城市經濟熱度,一個城市是否有人口紅利加持、建設完善或交通便利等,往往是吸引商家開店或企業設立據點的重要因素。而台中就具備各項優勢,吸引人口持續移入,加上受惠防疫解封后國內外旅遊陸續開放、商業活動回歸正常,遞延補辦婚宴等商機,百貨零售、餐飲及旅遊業已回復疫前榮景,台中去年營利事業家數相較110年成長7021家,成績傲視六都。



張峯源進一步說明,製造業雖受國際情勢動盪、訂單去庫存等因素影響,但在台商持續回流、廠商增設智慧化產線趨勢下,台中製造業持續蓬勃,最能彰顯企業擴廠動能的指標-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核定家數,台中廠商高達269家,始終穩坐全國第一。



此外,據經濟部工業局統計,自108年底至今年第一季,台中市新登記工廠家數累計達4160家,工廠業者更是把握工廠合法化最後機會,在經發局以專人輔導、法規宣導雙管齊下強力催件下,截至112年3月21日止,台中已提送工廠改善計畫計7905件,卓越成效領先六都,展現台中力推工廠合法化決心與魄力。



經發局表示,除營利事業銷售家數、工廠登記等指標外,此次公布奪冠經濟指標還包括第一季公司、商業指標,相較去年同期,商業登記家數成長4138家、成長率3.32%,商業登記資本額成長9.76億元、公司登記家數亦成長3682家;另外,據內政部資料顯示,今年度截至2月,台中核發建照樓地板面積93萬平方公尺、核發建照金額110億元亦雙雙奪冠。民眾最關心的青年就業問題,根據行政院主計處調查,台中去年青年失業率25至29歲為5.3%,較前年下降1%,更為六都最低。



經發局補充,台中近期屢傳招商捷報,包括捷運綠線市政府站(G9-1)由冠德建設得標、市31 BOT案由統一集團取得最優申請人、三井LaLaPort也將於 5月16日全館開幕;各項重大建設也有明顯進展,台中國際會展中心工程進度已達8成、巨蛋工程採購完成公開閱覽,在全球經濟遭遇逆風、經濟成長放緩之際,市府將持續以「台中富市三」政策強化經濟韌性,集結局處資源配合中央普發現金政策,活絡內需市場,持續挹注成長動能再創經濟佳績。



中時新聞網報導

第1頁9193最後頁
共1020筆/共102頁
聯絡資訊
地址:桃園市桃園區正光二街139號
電話:0989-691-198
0989-691-198客服電話
傳真:0989691198
網站QR Code
http://www.工業地廠房租售.tw-Web-QR-Code
最新消息
網站資訊
瀏覽人數:240,351
房仲登入:登入
免責聲明:House-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僅提供會員查詢-楊梅工業地,楊梅工業地出售,楊梅工業用地出租-等房屋資訊參考,並不涉入任何諮詢、交易。 物件(服務)聯絡人公佈的資訊、文字、照片、圖形、產權、廣告內容、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皆與House-Info房屋網站無關,所有商標、文章、名稱等版權,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